2023 reconciliation

2021 roll king

Year 12

这一年过的似乎也很快,有精彩的部分,有划水的部分,有后悔的部分,也有成长的部分。

这一年异常的卷

世界在卷:国家和国家之间卷。不管你的产品有没有安全问题,反正我说你有问题,你就不能卖,价格战?不存在的。

行业在卷:一个产品在不同的公司上不断地“优化”,这么点儿蛋糕,这么多公司来分。哎,毕竟抄一个商业模式比想一个商业模式简单多了,成本还低,前任还试错过了,为什么不卷一下?都是钱啊

公司在卷:你们不仅要支撑xxx还要沉淀yyy,这样才能体现你们的价值。要提高研发效能,再提高一点,再高一点,再一点,再点。

员工在卷:你写了多少行?你完成了几个需求?你的PPT咋做?你先走吧,我在干会儿。深夜push一下应该没人看得到~

就连KFC和McDonald都在互相卷:你出39元的半只烤鸡?我出39元的烤全鸡!来啊,卷死你。

这么卷的下场就是,疯狂加速。在疫情期间,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,为了保证一些数据的增长,只能通过内卷,通过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等方式来解决。这实际上就是在增加通胀,慢慢的胀起来,大家就感受不到疫情带来的经济问题了。强行进行消费升级,宣传高品质的消费,让大家的工资和消费都提高了,那数字不就好看了嘛?(狗头

而我,也在卷。我,也在加速。

2021

生活基本上还是和去年一样,在疫情这个大环境下,除了工作就是在宅,2020年7月就想去的迪士尼在2022年2月依然没去成。除了出差和参加邹师兄的婚礼,就没出过省。不过好在这一年出了很多的差,让我解锁了几个新城市:昆明(深度版),海口,北京(大学后第一次)。让我可以回成都见见老朋友,吃吃那熟悉的味道。7天的年假依旧没有用完,在10月份一把休完,感觉10月就没剩几天了。

周末睡觉醒来后、打开电脑准备搞点业余的东西,然后总是不知不觉的打开了某一个游戏,然后会有下面的心路历程:玩一会儿就工作-》一边玩一边工作也行-》算了明天再工作吧

2021年都有哪些游戏祸害了我呢?罪魁祸首:彩虹六号、逃离塔克夫。其他同党:PUBG、战锤、星露谷、红色警戒、帝国时代2。我希望各位在2022年能够少来骚扰我。让我多多出门吧

盖盖篇

盖盖1岁了,想人的时候会可爱的叫两下。叫她的名字,有时能得到回应,而这回应竟然会让我非常开心。每次调皮完露出那可爱无辜的表情时,一切愤怒都会消失。

看到她无忧无虑的活着,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,真是令人羡慕。不像我,逐渐被抱怨填充了。

别离

后路

工作

jjj

理性与不理性的消费

FDDM

wish list

从今年开始,增加这个固定的栏目,用来记录下一年心愿单上想要做的事情。
1.能不能去一次迪士尼了?
2.去一趟澳门
3.去成都过一个周末
4.年假不要到最后用!
5.能不能为35岁留点儿什么?
6.能不能进入人生的下一阶段?

End

2022希望自己可以管住欲望,可以更多的体验生活

重启2020

Year 11

从第一篇年记开始,现在已经坚持写了10多年了。10多年变化巨大,在见证外部变化的同时,也逐渐的感觉到自己在不断的变化,也慢慢的开始感叹自己的年龄。

工作以后的生活可比学校的枯燥无味多了,每天起床,去公司呆上一整天,回家后混一俩小时,睡觉。仿佛进入了一个loop,每天的生活都是重复的,就会有一种时间加速的错觉。好像一转眼过去了一周,一转眼过去了一个月,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了。可能真的一转眼一辈子也就这样了。在天天如一日的生活中,期待的只剩下:周末,节假日,发工资的日子。而到了这些日子,便意味着又有多少时光快速流逝了呀。

2021

2021年是令人担心的一年,是枯燥的一年,是充满机会的一年,是不断变化的一年。

Scary

疫情刚出现的时候,对他没什么概念,只是觉得医疗的基金股票要涨了。直到过年前的那几天,公司直接提前放假了,口罩买不到了,各地封城了。才突然发现事情的严重性,在支付宝首页的确诊疑似死亡数量每天都在变化,才真正感觉到恐惧。

出行的计划因为疫情也被迫取消,春节假期结束后开启了在家办公模式,每天最重要的事情,不是开电话会议,不是写代码,而是抢菜。第一次发现线上买菜是那么的重要,下载了好几个app定时抢,抢不到就意味着明天后天可能会饿肚子。(辛苦各位配送员小哥了!)

因为疫情,所以这一年本该有的出行活动,都没有了。比如去上海玩一玩,回成都看一看之类的。所以假期周末什么的也就在家里呆呆出去吃吃,没有去什么地方看看。

Volunteer

不知道是工作久了,还是被疫情憋久了,还是受到了阿里的严重熏陶,我竟然爱上了做公益这件事儿。在图书馆里面帮忙,觉得特别有意义。将书本进行归类,将过时的杂志进行打包,指导读者们使用借书还书的机器等。

2021年还想去参加更多类型的志愿者活动,不仅仅是在图书馆,去动物园,去社区,去医院,去地铁站…… 这不仅仅可以缓解我的自闭症状、减轻压力、关键还可以帮助到别人。用我一个人的公益时来影响我们组其他同学,来影响我的朋友,让大家不断的往外影响,这样说不定就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都很友善的那一天了。

Chance

疫情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机会,链上公益,冷链溯源,健康码,直播带货,网上买菜。可能这是第一次科技真真正正的让大家感受到便利吧。我也有幸吃到了这个机会,虽然累了点儿,但是至少感觉起到了些作用,为社会做了些事儿。

Abality

2020年个人提升还是挺多的。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,在社交上也有很大的提升。我也没想到我可以连接那么多人,可以拆分任务给其他同学,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各种领导吹牛逼,可以跟高P们分享我自己的思考。

技术上除了基基础础的java后端开发能力外,还把Linux,容器,隧道狠狠的玩了一遍。为了省事儿,把现代密码学用得到的东西都玩儿了一遍,其实只要不做密码分析,它真的就这么简单。

不知道是不是过去的每年都有这样的感觉,总之我越来越能体会Matt Farrell说的那句话了~

End

2021能有什么惊喜嘛?

如果2021年可以掌握一些和工作无关的新本领,那可真是一个大惊喜啊

2020唯一不变的是变化

10 Years

一看标签,这已经是第十年了。时间就是那么神奇,过的时候觉得慢,回过头来一看,10年就是一眨眼。如果不每年都记点儿什么,几十年后会不会觉得这辈子白过了呢?

回归原题,2019年过的确实漫长。因为这一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,我觉得当一个人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情时,日子就会加速。反之如果每天坐的事情都不一样,就会发现这一天天过的真慢,过的真充实。

这一年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,学生时代的终结、工作时代的开始。

Goodbye

7年的大学时代结束了。将近20年的学生时代彻彻底底结束了。从此没有好日子可以过,没有老师同学家长可以和你讨价还价,没有寒假暑假,没有教室,没有结伴去学习的同学。不再能随心所欲,不能傲娇的睡到中午,不能通宵刷剧打游戏……或许这是一件好事,生活变得有规律,对身体好。

上半年本来打算着享受一下最后的学生时光的,结果稀里糊涂的就忙完了。把G3PLC结了之后,就在对付毕业论文的事情了,好在这么些年虽然没做什么科研上的事情,但是工程做了很多,工作量是很饱满的。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,写的非常顺畅,字数凑的比较顺利,扯了一堆有的没的,最终还顺利的过了论文。

在成都呆了7年,感觉自己已经变了很多。从不能吃辣的小傻蛋,变成了无辣不欢的程序员。从按时交作业的乖学生变成了会逃课的坏孩子,从120斤的瘦子变成快160斤的胖子。

在最后的几个月里,每天都期望时间可以过的慢一点,可以留更多的时间和兄弟们,朋友们,战友们好好告别。和IEC告别,和406告别,和晨电智能告别,和电子科大告别,和成都告别,和这一段令人羡慕的时光告别。

Hello

离开成都回到杭州,一进入蚂蚁金服,就拥抱了变化。从做iot变成了做区块链,开始了java开发的旅程。进入了传说中的996生活,这生活真的是简单粗暴,干活睡觉干活睡觉,在最开始的3个月甚至一周工作7天~但是很有成就感,或许我就是喜欢做新的东西吧~

公司的项目也不方便说,那就说说这几个月的工作状态吧。第二周就参与了个大改造,一周明白mychain sdk的用法,用熟消息队列,了解消息队列的一些原理。接着参加了传统培训,近卫军!认识了一批同学,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熬夜赶进度,真的有一种打仗的感觉。紧接着一个月一个项目,时间非常的紧张,人员也不足,于是各种粗暴的做法都用上来了,就和之前一个人做那些app一样,变得自由散漫,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能做出来就行。

终于在年末,来了前辈,可以让我变成正规军。扑通。

Regrets

这么多年一直埋着的一颗炸弹,随着我回到杭州而爆炸了。我知道拖着没用,但是伤害了两方。所以要告诫还在读研的老万同学,别拖着,会炸的。

至于我自己,2020年,把这个结给解了,就是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了!

数字签名于验签

还在写,莫急

XML格式校验

还在写,莫急

ansible

context

前几天准备生产环境,真是累惨了。在几台机器上面进行相同的操作,是很费手指的。
比如安装环境,不停的ssh登陆,有的时候还会忘记是否安装过某个包。SCP上传文件,是真的蛋疼,一台一台的船,还要一台一台的去运行。
但是用了ansible之后,这些事情都简单了很多。
在使用ansible之前,最好配置一下ssh绵密登陆,因为ansible的很多操作,实际上就是用ssh来通信的

host配置文件

编辑/etc/ansible/hosts这个文件

[slaves]
172.18.0.3
172.18.0.4
[slb]
172.18.0.2
[eip]
172.18.0.[5:10]
[ecs]
172.18.0.[15:20]

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理解host的作用,就相当于把ip转换为了代号、名字、组。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不需要在些ip地址,而直接写他们的代号就好了。
这样可以实现task脚本可传播可复用的效果

运行指令

基本语法

ansible 用户 -m 模块 -a 参数

安装环境

ansible 用户 -m yum -a "name=要安装的包名"

文件同步

ansible 用户 -m synchronize -a "src=本地源 dest=远程目标 delete=yes compress=yes"

运行指令

ansible 用户 -m command -a "和shell一样的指令"

docker练习时的坑

买不起ecs,所以就用docker来模拟
因为docker运行机制的限制,所以默认启动的container,是没有办法systemctl的,所以就没有办法启动ssh,他会报错

Failed to get D-Bus connection: Operation not permitted

所以需要特权启动这个镜像

docker run -d --privileged=true centos:7 /usr/sbin/init

这样启动的docker是可以启动ssh,达到ansible测试的条件

Velocity+Fop

运行机制

fo模版文件通过velocity将数据填充,产生fop数据流。fop数据流通过Fop文件生成对应的文件。

Velocity是一个模版开源库,可以把文字按照一定的格式填充到一个文件或者数据流中。

Fop是一个格式化打印的开源库,将fo类型文件,转换成想要的文件,比如XML,PDF,PNG,XLS等等等。

Velocity

还在写,莫急

服务器字符集问题

问题描述

本地打的jar包,本地docker linux镜像打打jar包,远程开发及打的jar包。用iterm打的、用terminal打的。如果在生产机器运行打时候,发现有中文的地方都变成了”?????”。

那基本上就不是打包的问题了,是生产机器的环境问题,生产机器的字符集配置不正确,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。

可以通过locale命令看一看,是不是指向的是英文的utf-8或者指向的就是C

解决方法

在下面的那些目录里面,写入那些配置指令,然后重启

# vim /etc/profile.d/locale.sh
export LC_CTYPE=zh_CN.UTF-8
export LC_ALL=zh_CN.UTF-8

#vim /etc/locale.conf
LANG=zh_CN.UTF-8

#vim /etc/sysconfig/i18n
LANG=zh_CN.UTF-8

#vim /etc/environment
LANG=zh.CN.UTF-8
LC_ALL=zh_CN.UTF-8

即使使用了上面的配置,还是会出现下面这个问题,怎么办?

locale: Cannot set LC_CTYPE to default local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locale: Cannot set LC_MESSAGES to default local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locale: Cannot set LC_ALL to default locale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

这是因为,系统压根就没有安装中文字符集。centos上安装字符集没有locale-gen这个指令(别查了,我已经踩过坑了)

这就要用centos自己的方法了

localedef -v -c -i zh_CN -f UTF-8 zh_CN.UTF-8

后续

文件需要配置4个,安装字符集还有一个指令,这配置一台服务器倒还好,如果多配置几台,那不是要出人命了嘛?

所以到时候写一个脚本贴在这儿。

当然有了docker image和ansible等管理工具的话,也会方便很多。

阿里工作体验

不知不觉就在蚂蚁金服呆了一个多月了。蚂蚁金服也是一个创业公司,所以还是比较适应这里的节奏的,真的挺刺激的。

其实加班这个事情,也没有像传说中的那样恐怖。如果这段时间恰好没有紧张的任务,那可以965;但如果这段时间有很紧张的任务,那就要坚定地996甚至907。之前的几年中,为了完成一个功能,一个版本,熬熬夜都是家常便饭(反正也睡不着,反正越晚越兴奋)
当3点多完成一个版本的时候,走在回寝室的路上,并没有沮丧劳累的感觉,而充满了成就感,而且这时候大街上没有人,所以会有一种很不要脸的,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~~这种感觉还是挺爽的。当然,熬到3点钟如果第二天要我继续早起,我是绝对做不到的。在蚂蚁金服也是这样,有一次我们赶迭代版本,
在临发布的前一个晚上,发现了一个致命bug,需要改很多地方。为了确保第二天可以按照原计划发布,我们一直干到1点(目前在蚂蚁的个人最晚记录,下次看看有没有机会破了它~)完成了迭代后,第二天实在是累的没起来床,9点才起来,10点才到公司,感觉好像也是可以的。

这种过往体验过的刺激感其实已经习惯了,他们只能作为维持我兴奋的工具。但是在蚂蚁金服,有一种之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刺激,就是数量级。在过去做app的日子里,我会时不时的去关注iTunes connect和Google Play console中用户安装app的数据,达到10000多的用户的时候,觉得很牛逼很开心。那个时候
app也确实出现过问题,因为我的经验不足,测试不完善,所以当时确实出现过不少问题,也让用户丢失过一些app内的数据。而放到现在,在蚂蚁金服做的任何一件事情,都关系到上亿的用户上百亿的数据,如果因为我的一个疏忽一个过失,导致那么多用户那么多数据的损失,这会让我无地自容地愧疚。所以
这让我做事变得越来越小心。再下手做事情之前都会想要和主管师兄们好好讨论一番,以增加我的信心。或许这才是工程师真正应该拥有的本性,严谨谨慎小心远比速度效率重要的多,可能花了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功能逻辑,但是由于前期缺少设计,所以暴露出来很多问题,在后期修改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,这可能
更是一种低效吧。

好了不说了,今天的事儿还没做完呢~